View the original post on Musing.io
Musing 自己本身的作业方式其实不适合做资料收集。原因是这个平台所赋予的是问答方式。但是你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就是用标记来组织类别。被你这么一说,我也突发奇想,脑洞大开。
可以用来集中一些基本常识。比如,如何 power up ,如何将 SBD 转换 Steem ,然后再进行power up 等动作。当中也可以分类,如何用 @tipu 来兑换(@minloulou 教程已经提供了),如何用市场买卖,如何用 @blocktrades 来节省 RC 一次过将 SBD 直接进行 power up 等。都是一些对新人相当有帮助的资讯。
可以用来收集活动商讨事宜。要办一个活动所需要的资料。要怎么评审?奖金怎么分配?活动本身的核心教育宗旨?幕后赞助?广告?推广活动?虽然我们都知道 #cn-activity 的存在,但是真正的存在价值还是模糊不清。对一些新人/甚至旧人都造成标记不够用的困扰。可以建造一个共识范围让大家可以参考,比如参加这个比赛/活动可以连用另外一个标记,往上靠一下可以一举两得。
可以借 @musing 平台做一些简单的问答游戏。比如猜猜猜等。回答问题的人也可以借平台的 Post to blog 功能顺便发个贴。比如,我这一个回复将会直接发到我的博客上。基本上只要是有开头、正文和结尾,字数不短过50没有人敢说你水。
整体来说,我非常赞成这说法。只要我们的回复不会太马虎,基本上大家都是在 steem 平台创造流量,甚至公益社会。如果 @musing 有在中文区委任审查员也是一件好事。毕竟大家都是向钱看,有价值的点赞肯定会更具鼓励行,让 @musing 平台建立一个坚固中文平台甚至导入黄河泛滥一般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