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写了一篇Steembottracker的使用心得,得出一个建议就是大家不要过分依赖vote bot,大部分是赔本的操作,有时间和精力应该多跟博主互动。上篇文章写的仓促,有很多问题没有讲透。所以今天静下心来,把过去两周使用自动推广工具的一些体验写下来,希望对社区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我总结下来,自动推广工具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自动投票机器人,SP投票代理,自动转发机器人。我想得出的结论是,哪种推广方式收益最大,更有效。在此之前,我需要先解释一个每个Steem新手都很头疼的问题:Steem上文章的收益是怎样分配的。不弄明白这个问题,就很难搞清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废话不多说,直接上例子。
收益计算方法:30分钟规则
下图是我9天前发的一篇留学感受的分享。
大家可以看到,Steemit显示的payout是$4.00,Author拿到$3.49,Curators一共拿到$0.51。首先,在Steem上,Author至少可以拿到文章75%的收益,也就是说Curators最多拿到25%的收益。那么在什么情况下Author会拿到多于75%的收益呢?Steem blockchain里内建了一个“30分钟规则”。这个规则看起来是这样的(出处):
如果有人在你发帖30分钟之内upvote,那么有一部分Curator那25%的收益会算到Author的头上,而三十分钟之后upvote的话,Curator将保证享有25%的收益。举个例子,如果你在某个帖子发表10分钟后给他点赞,这个点赞价值$0.9,那么只有2/3 * $0.9 = $0.6给了Curator的奖池,剩下的$0.3则直接进入Author的奖池。
大多数作者都会选择发文后直接给自己的文章点赞,所以这部分钱就归作者自己了。如果你在发帖后马上使用各种推广方式,很有肯呢在30分钟之内收到大量点赞,这样Author的收益就会大很多。比如我那篇留学分享,Author的收益就占到了 $3.49/$4 = 87.25% 但问题是,我们在7天Payout之前很难准确判断出Author收益比例是多少 ,所以要计算投票机器人的收益就只能等到Payout以后看到具体数据了。如果有哪位大神知道一些有用的工具可以提前计算Author收益比例,欢迎赐教😆。
收益计算方法:SBD和SP比例
OK,Author和Curators的比例搞清楚了以后,我们要讨论下一个问题:收益在Author那里是怎样分配的呢?大家在很多其他文章可能也读到过,Author的收益50%变成Steem dollar(SBD),50%变成了Steem Power。在上边这个例子里,我得到了1.75 的SBD和0.41的Steem Power。这是另外一个很让人迷惑的地方,为什么 $ 3.49=1.75SBD+0.41SP ?Steemit里面为什么一会儿“$”一会儿SBD?@dragosroua在steem.supply里解释说 “ $ ”实际上是Steem blockchain内部的计量单位。但是大概一算,也能看出来: $1.75/$3.49 = 50%,所以“ $ ”好像就是SBD。但是也不对呀,如果你查一下SBD和SP(或者STEEM)的兑换比率,现在是1:1.19左右,为什么1.75SBD最后就变成了0.41SP?
想理解这个问题,就要先知道为什么会有SBD和他的定价是怎样设计的。Steem白皮书 August 2017版第11页说:
The primary concern of Steem feed producers is to maintain a stable one-to-one conversion between SBD and the U.S. Dollar (USD). Any time SBD is consistently trading above $1.00 USD interest payments must be stopped. In a market where 0% interest on debt still demands a premium, it is safe to say the market is willing to extend more credit than the debt the community is willing to take on. If this happens a SBD will be valued at more than $1.00 and there is little the community can do without charging negative interest rates.
说的简单一点,SBD是“债务”,就像纸币,或者在steem上发行的法币,而STEEM(为了区别于steem blockchain,大写的STEEM专指steem blockchain上的token)才是steem上的硬货币。SBD在设计上就是为了跟美元挂钩的, 1美元就是1SBD。如果STEEM需求高,价格上涨,我们就少发STEEM,保证1SBD代表的STEEM数量减少,反之1SBD代表的STEEM数量就增加。跟现代社会一样,没有人会拿着金银这种硬货币去买东西了,大家都用纸币,或者纸币的电子承载体。相对于STEEM, SBD的流通性更高。这样这个设计思想在Bitshares就有了,叫bitUSD (插句题外话,这没什么奇怪的,谁让Steem Inc 的CEO和CTO Ned Scott 和Daniel Larimer就是bitshares的创始人呢)。
在Steem blockchain里,不管外面的世界STEEM价格怎么变,1SBD就是1美元,而STEEM到Steem Power的Power up过程是1:1的。所以回到现在的例子,“50%收益变成了Steem Power的意思是”有1.75SBD等同于1.75USD的价值将被自动转化成SP。按最近市场价,1SP=1STEEM=4.30USD,所以1.75SBD只能换来1.75USD/4.30USD=0.41SP。为了公平起见,STEEM的价格会采用三天以内的平均价。
小结
这篇文章简单的分析了steem上收益是怎么在Author和Curators之间分配的。在Part 2,我将介绍自动投票机器人的原理,Part 3将和大家分享我最近几个case的得与失。希望大家多支持, 如果发现本文的任何纰漏,欢迎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