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种ICO异常火爆,项目简直多如牛毛。在众多项目中如果非得选一个与众不同的,EOS应该无异议当选,因为它长达一年的众筹模式确实前无古人,不知道会不会继续后无来者。
当然仅凭借一个开脑洞的众筹模式,这个项目还无法吸引区块链世界的注意,EOS项目一开始就凭借起豪华的开发团队、超前的技术构想、打造区块链史诗级操作系统的野心,引来了各路投资者、开发者、爱好者的空前的关注度。
最近在千聊上听了金马(PS:金马老师也是有steem的人了,虽然现在还是条小鱼,没准哪天就发达了,要抱大腿的快去传送门)开设的区块链研习社推出的《你为什么要投资EOS》课程,课程对EOS项目做了详细的梳理和分析。主要内容如下:

整节课从多个角度对EOS项目做了较详细的介绍,对刚接触了解EOS的小白是个不错的入门课程,但真要达到课程所宣称的“听完这节课你就想屯EOS了”的目标,个人认为还是略有标题党的嫌疑。真要是听了一节课就能改变一个人固有的投资策略,也真是需要过硬的功夫底子。
不过通过课程学习还是对EOS有了一些新思考,下面谈谈自己的想法。
EOS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
首先区块链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系统并发交易次数无法支持大规模应用普及。
- 以以太坊为代表的智能合约系统仍然存在效率低、费用高等问题
- 整个区块链系统缺少统一的基础设施,每一个应用都要从头开始构建所有元件
EOS宣称将解决以上问题,但目前EOS仅仅处于产品构想阶段,并未真正未投入应用,以上构想究竟能否落地?落地后真实表现如何?即便技术领先但应用前景如何?很多都还是未知之数,现在就下断言还为时尚早。
仅就目前已有事实为基础,EOS尚未解决任何问题。
EOS的经济永动机是否稳固?
所谓经济永动机出自一个调侃房价的段子
“经济永动机”理论,例如有ABC三人,每人各有一套房价值100万;A先把房屋抵押给银行,获得70万贷款,再以200万的价格按揭购买B的房屋,首付三成60万,还余10万;B拿到卖房款200万,再以300万的价格按揭购买C的房屋,首付三成90万,还余110万...如此循环,ABC三人手里的钱越来越多,手里的房屋也越来越值钱....一举解决人类有史以来的辛苦劳动问题,保持经济永远向上运动,自己拔着头发也可以上天;以后大家只要躺着把手里的房屋买来卖去,人类再无“贫穷”可言,世界将永远和平。
基于房价不断上涨为核心的经济永动机实际上隐含着人口不断增长、房屋始终供不应求的前提假设,经济保持永动的基础建立在一个需要不断保持增长的线性需求。而任何一种虚拟货币想要成功也必须启动自身的经济永动机,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到自身的经济循环。
以比特币的“自举过程”(bootstrapping)为例,其经济系统的三个根基分别是区块链的安全性、挖矿生态的健康程度、货币价值的相互作用。用户因为区块链的安全性而选择加入比特币系统,而比特币系统的安全性需要健康的矿工系统来保证,而矿工系统健康运行的前提需要矿工能够获得利益,也就是说矿工通过买币覆盖了成本,从而使比特币发挥了货币价值交换的功能。
矿工获取了收益,会有更多的矿工加入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算力,进而提高了安全性。更多的用户因为其安全性愿意以更高的价格买入和持有比特币。这三个根基之间实际上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整个系统也随着三方角力不断螺旋上升,其核心落点在于系统提供的价值存储的安全性不断增强。
那么EOS的系统发展动力在哪里?对照比特币的模型,EOS的三方代表可以分为矿工、DAPP所有者、EOS代币持有者。矿工提供系统运行所需的计算、存储、网络等硬件资源而获得系统通胀产生的代币,DAPP所有者需要租借或购买代币使其程序能够更好的运行以服务目标人群,DAPP产生的收益覆盖代币租借的成本并使其有购买增持代币的冲动,进而推动系统代币价值的上涨。
EOS经济永动机的最终力量在于基于这套区块链操作系统构建的应用成本更低而收益更高,而DAPP应用最终的收益应该来自其与其它非DAPP模式竞争过程中产生的优势。
问题最终可以归结为,基于EOS的区块链项目业务模式能不能比已有业务模式更有生命力?可以PressOne项目为例,作一简单推演。PressOne宣称要做一个去中心化的内容出版发行系统,其本质是内容出版的去中介化。
比如得到app上面的专栏不再通过得到的加工包装后推向市场,而是直接由最终端用户购买、推广、赞助优质内容并获得推广费用。假如去掉得到这个第三方中介,作者和读者作为整体是否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
比如去掉各类出版社发行公司,读者直接向作者购买作品,作者和读者作为整体是否能够获得更多收益?其中又有作者是否会有更多销量,更多收入?读者是否可以更低的价格买到作品?
笔者并非相关行业从业人员,难以得出较为严谨的推演结论,但仅就一个用户的角度看,PressOne目前似乎并没有刺中用户多大的痛点。
建立自己的EOS投资维度
投资的世界里,收益和风险从来都是相伴相生,收益和风险的权衡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选择稳定的工作风险较低,也同时丧失了可能的高收益。选择稳当的朋友上当受骗的风险较低,也同时丧失了未来潜力股的长远价值。但从收益回报率来考量,最高的收益一定隐藏在那些混沌初开、规则未定的领域,而每一个确定性骨牌的倒下,都是对投资者的又一次考验。比特币圈子里经常调侃当初那个用近万个比特币买一张披萨的程序员,但事实上收到比特币的那个披萨店老板又会保留多久的比特币?
费雪认为,投资是消费在时间上的权衡轻重(Investment is the balancing of consumption over time)
简单点说,投资就是放弃今天的消费,将资金投注在另外的事件,期望在未来可以换取更多的消费。那么投资成败的关键就在于你押注的事件在可预期的未来是否会有更多的回报。
你押注的事件究竟是多高超的技术不重要、多时髦领先的概念不重要,最最重要的是这个玩意儿到底会不会更好用?而这个判断的尺度其实与每一个人都相关。
诺基亚时代的手机大半个机身被键盘填满,后来又出了各种滑盖、翻盖、旋转盖手机差别都不是很大,如果直接给你一款没有键盘的苹果手机,你会不会用?
如果你的答案是会用,那就把你的投资从诺基亚转到苹果吧,因为苹果才是你认为的未来。
一些参考资料
[1] EOS与以太坊的对比 https://steemit.com/eos/@trogdor/eos-vs-ethereum-for-dummies
[2] EOS与以太坊的对比翻译版 http://www.jianshu.com/p/1afec85afd3c
[3] DPOS简析 http://www.jianshu.com/p/1de1a1673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