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捨離:二
然後我看了一篇文章,幾乎是解釋了我面對斷捨離的困擾。文章大概是指,我們不必透過物件去找住那點點回憶。因為這些物件只不過是傳達心意的工具。心意領了,物件的意義已發揮了,我們亦不必再拘泥這件死物了。
企圖去找住一件死物,去卑微地從已剝落的鎖碎片段去找回一些零星的回憶,實屬反智。
朋友A, 家人病重,我的反應就是叫他必須馬上立刻去處理,叫他至親做相關治療。然後A告訴我,只是因為我們主觀願望他不要離開,才要他接受可能非常痛苦的療程。根本沒有考慮病者心意。極度自私的行為。
我馬上覺醒。原來我們在無意之間已經在操控人了。自以為是的把主觀意識強加於人上,必須要人認同,其實是對自己沒有信心的表現。就正如我們企圖透過擁有或操控某些物件來增加我們的存在感。
斷捨離其實就是一個修行,才發覺當中學問甚多,並非只是把所有東西扔掉,當中過程只能神會,不能言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