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我曾經討厭,我曾經反詐,到了現在,我好奇。
雖然短訊詐騙的人很可惡,雖然我也知道他們走的是大數法則,但我也對他們的內部運作手法感到好奇,也曾聽說他們是有一份很詳細的手冊,詳細列出當受害者回答什麼什麼的時候,他們應該如何去回覆,其系統性比不少大公司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遇到詐騙短訊,我不會不理他,反而會嘗試不同反應,看對方如何回應。
早幾天又收到一個詐騙短訊了,這次又是扮成按錯電話號碼,然後借勢跟你聊天,看情況發展成投資或網戀詐騙吧,我又突發奇想,如果我就反應成真的認識她,又會怎樣?
我就順著她的對話去回覆她,結果她反說我怪怪的,實在是有趣,我當然不會說自己怪,我要保持信念感,堅持的認識她,堅持的相信自己是從事珠寶行業的Raymond。
最後她反倒是自己編不下去了﹐硬生生的回到劇本說自己找錯人,但這個時候我就是Raymond,我認識了一位叫Sophia的女生,你怎麼就說找錯人呢?同時,我又借意叫她發個照片給我看看,看她會怎樣。
本來這個階段,是發展網戀詐騙的好時機,只可惜,這位仁兄隔了太久才回我了,足足隔了四五個小時才發圖,我都下班了就無空陪你繼續玩了,而且,你這張圖也不是很美,連幻想的空間也給不了我。就這樣,對話結束,反倒是那邊急了,再問我認不認得她,但我也懶得回了。
詐騙,偶然也是可以拿來玩一下,make fun一下的,不過,訪騙犯最好還是死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