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間用餐的咖啡廳,看到他們有買這一本雜誌,商業周刊,三月第一期的封面故事,竟然是比特幣。
一般來說,我不太看這一類雜誌談幣。老實說,這圈子的消息,新聞跟深度報導或好的觀點,全部都在網上了,傳統的媒體,其實都不太行。(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媒體業未來勢必有很大變革?不知道,這一個問題扯遠了) 有時候,甚至是網路的新聞,都會有點過時。常常比特幣已經大跌,新聞還在說大漲,或是相反。每次看都覺得鰻好笑(或辛酸🤣)的。
其實這也不怪他們。畢竟這些事物,說存在很久了是也沒錯,從2008-2009年開始的,都十多年了。再近一點,比特幣應該是在2017年底那一波大牛市,也就是ICO狂潮那段時間,整體知名度是更上一台階,幾乎是超過一半人口都知道這些事了。再到了現在,隨著Defi、NFT等新議題的加持,幣圈的名詞們,大概對於一般人的滲透率已經接近百分之百了。
我的意思是,大家都至少聽說過,搞不清楚內容很正常,但聽過。
不過,聽過是一回事,懂又是另一回事。
別的不說,在Hive上混的,總是懂得多一點吧!?但是就之前大家給的一些回饋意見,我感覺,就算是咱Hivers,很多人也不是那麼算得上是懂幣的。
當然啦,懂,這一個字,到底怎樣才算是懂,那也是人人心中一把尺的。某種意義上,我也覺得我好多不懂的。
但是看到這雜誌裡的內容,我很快就知道,記者是很不懂的。不過,透過訪談很多業內人士,整合而成一篇封面故事,看起來還是很能唬人的。裏頭雖有小錯,但大致來說,很多是觀點問題,沒有對錯,多半是事實問題,忠實呈現也就是了。
就算裏頭許多"業內人士"觀點,我可能也不是就一定認同的。
經過這13年多,比特幣老大哥,帶領著下面的蝦幣蟹幣,儘管已經完成了許多耀眼的成績,但是,這還是一個朝陽領域,未來仍無可限量。在這樣新的領域中,大家看法意見不同,是極其自然的事情。
隨手拍一些雜誌內容,可能也不是很清楚,大家也不用去看圖片了。反正其實就是很一般傳統媒體的做法,訪問加上製圖,整理許多目前發展的情況,大概對於一般讀者就很夠了,很夠的意思是,很夠賣雜誌了😂
因為到了咖啡廳,看這本雜誌不用錢,所以我才拿來翻翻看的。
最後的感想是,只要這種傳統媒體與雜誌,還繼續在這樣的程度上報導,這一塊就還有很長遠的路可以走,哈哈!😊
不知道,什麼時候,Hive出現在這種傳統媒體報導的內容裡面喔!?
要是真有這麼一天,大概那時候的Hive都一定是遠遠超過10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