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的最后一天,有多少人在总结与考核的裹挟中度过的?我的前同事便是其中之一。她收到的绩效考核评分表上,荒诞的条款让人咋舌:除了“每天需浏览300条有效客户信息”这类脱离实际的要求,更离谱的是一条扣分理由——“重申无午休规定,因他午睡导致其他同事效仿”。
同事坦言,起初确实因上次会议提及午休问题而刻意中午不再午睡,只是近来高温难耐,夜里没睡好,白天头疼难忍,才趁午饭时间眯了会儿。(她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外出吃饭,没有刷剧,没有闲聊,只是睡了一会,)更无解的是:自己午睡是事实,但“他人效仿”的帽子未免太牵强,这不正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为了安慰她,朋友们纷纷分享起听到过、遇到过的奇葩考核案例:
- 有公司给行政扣分,理由是“给绿植浇水不及时”,称其“影响办公室生机氛围”,堪称把找茬刻进了DNA;
- 某公司考核前台“微笑需露出8颗牙”,每天不定时抽查,未达标就扣绩效,美其名曰“维护公司第一印象”,害得前台姑娘脸都笑僵了;
- 还有销售岗将“朋友圈点赞数”纳入考核,要求每天给领导和同事的朋友圈点赞评论,少一条扣5元,理由竟是“增强团队凝聚力”。
这些案例让人不禁质疑:过度考核究竟是管理手段,还是内耗根源?有人说绩效考核本身就是愚蠢的方法,也有人斥其为最恶心的制度,它让公司乌烟瘴气、陷入过度内耗。
我当时就在想:既然员工要被考核,那什么时候能轮到员工给领导给老板做绩效评估?
继续我的 night walk Day 5,保持健康终有一天会看到想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