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各个群又在为五年级学生的莾撞行为争得不可开交。
我觉得这个事真相永远在表相后面。常人只能对着这篇被批改的作文加以揣测,指指点点。
就群里人的意见我也凑个热闹,大致是这么几种说法:
有说老师改作文的:
“一般改作文应该是指出错别字、病句、啰嗦的话等而不是去删去圈,即使要圈去也要说说理由。”
——这个说法我不能赞同,光改错别字、病句,还要老师干什么?交学生互改,既省事又高效。改作文删圈是要的,每一处给出理由也大可不必,没这多精力。当然从网上看图片,这个袁老师似乎也太越俎代庖了,费力不讨好。
有说小女孩的:
“现在的孩子们早熟越来越提前,女孩子比男孩子更早。特别是作文写的好的小女孩(男孩也一样),情感或者说情绪上更显得敏感善变和脆弱,对外界的一些因素更易捕。常州小姑娘小小年纪才五年级能在作文里写出与她年龄不相符这么深刻的一段感悟,我很震惊。我们以前小学5,6年级是什么状态?穿个开档裤还不晓得丑。我甚至会以为那个袁老师是否也有点震惊,才会在作文上批了这么多,想引导小姑娘往美好的方面(正能量)去转,或许老师在课堂上方法有些简单粗意,受到老师的批评或否定,能写出那些深刻负能量的话的小姑娘那一刻被负面情绪充斥着,于是有了这场对父母不能承受之重的悲剧。”
——这个说法有同感,这孩子确实早熟,背后会不会有其它原因?我向来主张,对孩子要从小进行挫折教育,培养抗压能力。甚至脸皮厚点无妨。多愁善感,碰不得会害人!
有说家长的:
“学法律的会告诉你,没有真正的真相,只有还原的真相,但是不管真相如何,大家能够作出大致的判断:作文没问题,点赞有问题。”
——真相出来之前,点赞有没有问题,也不可武断。逝者已去,还原的真相也没有十足的“真”。
教书也成了高危职业!好得我已退休,我就是个勤快的费力不讨好的语文老师,我看不得学生作文错别字连篇,文无章法。也看不得三观不正的倾向,尤其抑郁倾向。常常批语长于作文。换作现在我要晚节不保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