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有个朋友兼职做支付终端推广,有一段时间做得还不错。他跟我讲过这行有多赚钱——开一台机器能拿多少佣金,用户每刷一笔能提成多少,达到一定用户量还有额外奖金……但后来有一天,平台突然通知他,说他某些操作违规,不仅取消了他的推广资格,还扣掉了他的佣金。他据理力争,最后虽然要回了部分佣金,但后续的收入全终止了。
我说,这不就是典型的卸磨杀驴吗?前期靠你拼命推广,给你丰厚回报,等市场做起来了,就以各种理由克扣甚至取消你的收益,把后期的利润全部攥在自己手里。虽然不算完全白干,但实际得到的回报远低于最初的承诺。
仔细想想,这种现象其实很普遍。你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对方会极力拉拢你;可一旦你完成了使命,或者平台不再需要你,就会被一脚踢开。
这让我想起以前合作过的一个自媒体平台。早期他们急需优质作者,看到我的公众号写得还行,就邀请我入驻,每月给2000的保底工资,外加流量分成。就这样,我躺赚了差不多两年。后来平台做大了,不再需要那么多作者,直接一刀切断了所有分成收益。前前后后,我大概赚了12万。
但如果换位思考,假如我们是品牌方或平台运营者,可能也会做出类似的决定。毕竟到了后期,减少成本是必然选择,否则难以维持运营。而且,当流量和用户稳定后,这些资源就成了平台的“私有资产”,自然不愿意再和别人分享。
所以,任何行业或平台的红利期都是有限的。红利期一过,双方的真实面目就会显露——要么你主动退出,要么被无情淘汰。卸磨杀驴,似乎成了一种难以避免的商业规律,我们也就见怪不怪了。
图片:夏日午后,几只野鸭在河中尽情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