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碰到几个学生急匆匆去上课,手上拿着本红书:谭浩强的《C程序设计》。当时我心里就有点惊讶,现在还在用这本《C语言》?!离我当年学的时候都过去20多年啰!都这么久了,世界变化这么大,还在用这本学C语言?
错配的职业开局
心里有点说不上啥味,一本书用上几十年没变过,这说起来有点匪夷所思。尤其是计算机行业,据我自身体会,现在流行的是Python, Golang这些高级语言,C语言是从未用过。一门从未用过的语言,一本几十年前的老书,这难道就是现在高校的缩影?
现在是开学季,还是少说点批评的话,保命要紧。但是“教学僵化,知识陈旧”这大体是没说错。象牙塔啊,有时显得过于封闭了。联想到现在惊人的失业率,似乎也没那么让人难以理解:错配的专业、错配的能力终究是要有人买单。 看似美好的高校终成《悲惨世界》?
毕业即失业,不是你的错
数据显示,今年青年的失业率已经达到了21.3%,史无前例的高!更吓人的是,北大副教授张丹丹研究指出,如果将那些“躺平”、啃老族也算进去,失业率可能高达46.5%。这还不包括在校生和其他原因导致暂时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毕业生人数年年攀升,2024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79万人,比去年多出21万。大学是象牙塔,但这象牙塔就是太高了,很多人毕业后一脚踏空,掉下去就得粉身碎骨。
问题很严重。说白了,关键是结构性就业问题日益严重。一边是老人退休难、岗位紧缺,另一边是年轻人“毕业即失业”,市场需注和供应根本对不上。有的企业需要技能成熟的老员工,可高校输出的却是头上顶着光环的“新鲜血液”,根本没办法立刻上岗。再加上需求和能力的错配,使得就业市场更加艰难。
认清现实,适应环境,自我救赎
我记得有次上课,老师灼灼的目光盯着大家,“学习,工作都要靠自己,自我救赎!” 炽热的声线让人有点惭愧,“自我救赎”四字却是听得真真的。是啊,不管在哪,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得靠自己,自我救赎。
我总结这些年来的经历,以供参考:
自学。学点课堂上没有的。学校教育不可能覆盖所有的能力,很多知识很多技能不妨自学。李笑来就很提倡自学,甚至觉得自学能力胜过其它能力。而且现在网络发达,可以多学网课。这里推荐几个主流的网课平台,可以参考。
紧跟时代。“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如何能一劳永逸呢?放弃那些太过古早的技术,学习些流行的技术方为上策。
学习AI。这就是紧跟时代的一条上策。AI的意义我就不多提,想必都有所体会。从“无人驾驶”到“智能机器人”,无不在彰显AI的强大。多学点没坏处,艺多不压身。AI·Joe 可以做为大家尝试AI的起点。
第二桶金。如果你想躺赢,那么投资和理财就不可放过啰。黄金能不能投,比特币值不值得买,纳斯达克100和标普500基金能不能定投...... 里面水深,稍不留神就会淹死。但正因为水深,才更要谨慎,才更要学习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