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老是遇到一些没有边界感的人。上次学案那件事,就弄得大家都很尴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始终有一条隐形的线,可这条线一旦被打破,就会让人觉得特别不舒服。
前段时间要去其他学校监考高考,我联系了一位不算太熟的同行,我们具体是怎么认识的,我已经记不清了,反正彼此不算很熟悉。
当时监考有规定,不能带手机进考场。可我要是出门不带手机,路上打车不方便,家人想联系我也没办法。于是我就找到她,问她方便的话,能不能让我把手机放在她办公室,我每天监考完再去拿。恰逢她那段时间没有监考,休假在家,她就把办公室钥匙给了我,让我可以去他办公室休息。
这件事我一直挺感激的,后来就跟她说,平时要是有什么需要,有我能帮上忙的跟我说就行(真的不想欠人情)。就这样,我在之后的一个月内连续被麻烦了四次...当然这也不是说我矫情,只是我觉得这个频率是不是有点太高了啊。
之前她要去送教下乡,需要准备一节关于建议信的公开课,她问我要资料,我当然把自己收藏或者自己整理都一并发给她了,隔了几天,她说她还没构思,就让我提意见,合着是我来给她想理思路啊,我让她先去公众号上搜索相关话题找找灵感,然后再借助于AI查找语料库,之后需要课件修改我再帮她看看,这件事就这么过了。
后来,因为每年暑假省里都要举办讲好中国故事的演讲比赛,师生都可以参加,我之前带过强基班的孩子参加,获奖的还挺多,他们中最好的是省级特等奖。
她像带学生参加今年的这个比赛,于是给我打电话,问我询问有相关事宜,问的很详细,我把流程全都跟她说了一遍,包括剪映的使用,她这才去准备。这种其实不需要老师花太多时间的,我们能做的无非就是改改稿,给学生的视频提提意见啥的,实在不会的我们再辅助就行了。
又隔了没多久,她很着急地联系我,问我在不在学校,让我替她去签个承诺书,说是孩子在我们学校参加初二竞赛培训,我甚至还没弄清楚这件事情是谁负责,她就一个劲地让我去1201签字,我心想要不要先问问负责的人是否同意代签,我再去不是更好吗,她说她住得远,现在又赶着出门,让我先去看看,不想她再过来。
那也行吧,我赶紧跑去1201,里面正在上课,哪来的签字啊。最后,我给了她办公室电话,她去问清楚才知道是1102,啊!!趁着下课时间赶紧帮她填表签字。
又到了今天,她跟我发信息,让我没课的时候给她打个电话,我心想应该很着急吧,看到信息的时候就给她打过去了,这次又是很匆忙,她本人也要参加这个中国故事比赛,让我给她找8-10个学生,陪她录制,她的学生都放假回去了,还说方便的话让我找个空教室给她录也行...
我一听不妙,即便是我愿意,领导肯定有意见,其他学生老师参加比赛,我们的学生去打配合,视频里还穿着印有我们学校logo的校服,这不是很尴尬吗?我只能婉拒。
我始终觉得帮人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我很感念当初她给我带来的方便,也真心想要去回馈,可这并不代表对方就可以不加节制的索取,尤其是最后一件事,我觉得有点太越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