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的老板李彦宏之前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曾说过一句话:“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对此他还做了一番解释如下,
如果今天这样一个公司还没有成立或者是做大,靠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已经没有可能再出现独角兽了,因为市场已经进入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
我认为这句话说的既有他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都对。
诚然,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在各行各业,或者是人们的生活中,都几乎离不开移动互联网,仔细想下,但凡我们能想到的一些创意,市场几乎都已经出现了类似的应用,其中许多还不止一两个,甚至更多的同类应用。
就在人们认为互联网几乎要被这些大企业几乎垄断的时候,Open AI的chatGPT出现了,chatGPT最大的优点,我认为有两点,
一是让人们意识到,在人工智能领域,原来真大力真的是可以出奇迹的,直接证明了大模型这条路是行得通;
二是给久违的市场带来了新的转机(商机),给更多的企业带来了希望。原来几乎快被大企业垄断的市场,仿佛被丢进了一条新的鲶鱼,让本已死气沉沉的市场环境,立马躁动和重新鲜活起来。
Open AI目前的成功,不亚于一场新的技术和市场革命,毫无疑问,Open AI是这场新革命的先驱,目前也仍是领先佼佼者。但鹿死谁手,究竟谁能笑到最后,成为最后的赢家,目前还很难讲。
Open AI在AI方面的成功,让许多企业都很快意识到,这场新的革命,绝对不是昙花一现的,不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是未来市场发展的趋势。如果不能很快调整战略,紧跟趋势和潮流发展,即便是当下如日中天的企业,再过五年、十年后,很可能就会沦落成二、三流,甚至末日黄花。
回想当年,移动互联网刚开始初起时,如日中天的全球大企业诺基亚,不但未能巩固好已有的强项,更是对新的趋势排斥,甚至连广告中不仅对新趋势熟视无睹,更是持排斥态度。
十年前,我在机场拍摄的登机牌背面 诺基亚当时新款手机做的广告 至今看来仍很有讽刺味
未来的AI,大模型和算法几乎是人们普遍的共识,而在大模型这块,市场上不止是百花齐放,更像是秦汉交际之时,各方势力群雄逐鹿,都想尽快杀出一片天地,以便今早杀入决赛,为最后角逐胜利而争先恐后。
市场上不断涌现的各种大模型,短短的半年多时间里,无论是开源或者闭源,通用或者垂直型,已有上百个之多,各种微调大模型,更是数不胜数。
虽然目前大模型市场这块,竞争非常激烈,几天不留意,便新出不少大模型,让人颇有“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的深深感触。我认为大模型的竞争,还远没接近尾声,至少未进入决赛,通用大模型赛道这块,最后只能有一两个的胜出者,而更多胜出的大模型,则是在垂直或细分领域,比如一些专业领域如教学、医疗等。
而随着大模型的竞争白热化,到了最后,必然会催生出基于各种大模型下的行业细分应用,原先我们耳闻目睹熟悉的各种应用,则会在这个阶段一一被推倒重构,而到这个时候,才是AI跟我们生活发生关系的的高峰期,直至AI渗透到我们的各行各业,乃至生活的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