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有云:清明要明,谷雨要淋。
往往天不随天愿,让人嗟叹:清明要明不得明,谷雨要淋不得淋。
今年倒好,清明以来至今天天下雨,墙壁都发了霉,更不要说衣服被子这些日用品。每天见人打招呼:
“咯鬼天,总是落雨,人都要发霉了。”
“是了,愁死哒。”
今天是谷雨节,倒是天晴了。正应了“要淋不得淋”的老话。
其实,现在我们不种田,住在水泥屋里,晴也好,淋也好,对生活不会有太大影响。
忆往昔:
春天久雨担心老家的土砖房漏水渗水会坍塌。
担心秧苗总泡着没有阳光沐浴会烂掉。
担心油菜籽见不到太阳籽粒不壮实,而且油菜杆会倒伏从而发芽影响出油率。
担心没有太阳蔬菜长不出,青黄不接会延期。
那出集体工的年代,谷雨正是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扯秧插禾的紧张时刻。为了不误农时,天不亮就要起来煮饭,收拾了家里还得赶去扯早秧。甚至送饭到田头,坐在田埂上吃完马上下田继续插秧。所有的稻田要赶在五一节之前插完。否则就误了农时!顺应农时就是顺应自然顺应天时,这样才有饭吃。
记起了唐代布袋和尚的偈语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 ,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稻,
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诗看后令人深思:人生有时也是需要“退”步,以便更好的向前!那些年的屈辱隐忍就是一种“退”,为的是跳出农门。跳出来了总归还是好,不至于只看到四角的天空,站得高,看得远,欣赏到美丽的风景,才不枉此生!